找到相关内容5650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僧侣自我转化经验及其自我观之叙事研究

      林美珠(民89)。叙事研究:从生命故事出发。辅导季刊,36(4),27-34。   林耀盛(民91)。未竟的故事:「觉解」翁开诚教授的「觉解」一文。应用心理研究,16,70-75。   ...

    陈佩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1080928.html
  • 台湾佛教略论

    》第一章描述自己思想的体系;第二章说明对当时佛教的愤慨,打破迷信、鼓吹时代佛教;第三章是论述破邪显正;第四章说明正信佛教;第五章阐发证成佛果之义。他从无常观出发,否决灵魂,提倡佛性遍满,所崇拜的主格体...

    阚正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2780960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心性思想研究

    楞严经》的“直心”思想时,倘若只是单从《楞严经》的文本出发进行研究,是十分困难的,而且也不一定能够如实的揭示出“直心”的真实意趣,因此《楞严经》中的这种情况,自然而然就决定了我们在研究的时候,就有必要把...了。   由于在《楞严经》中谈论“直心”的地方很少,再加上《楞严经》也没有对“直心”的内涵作出相应的规定,因此我们现今在研究《楞严经》的“直心”思想时,倘若只是单从《楞严经》的文本出发进行研究,是...

    常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65881068.html
  • 《杂阿含经》述评

    。   原始结集经法是以“事类相应”来结集佛陀教法的,所结集的是:一、有情事的蕴相应,直接从有情的身心出发,说身心无常、无我;二、受用事的处相应,说根尘、主客相对的十二处的无常、无我;三、生起事的...

    吴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1581348.html
  • 生死的省思 —从生死的探索到现代生死学建构课题

    不了」远比「死亡」更可怕。因此,死亡对生命而言,是必要而又有深刻的意义;换言之,死亡并不完全是个障碍,它能够让生命得以休息之后再出发。海伦.聂尔宁(Helen Nearing)在她的《美好人生的挚爱与...

    慧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4581389.html
  • 格物与致知——论湛王之辩兼析心学的义理规模

    互相辩难而相抵消,更见其永恒之价值与意义,则大难事.此则须知儒学之大,原有其不同之方向.其作始也简,将毕也钜.而此不同之方向,则初未必皆相违.唯学问之事,人各有其出发之始点,以其有自得之处,更济以学者...

    郑宗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24781608.html
  • 刘述先:在举世视域下的宗教对话

    笃信没有宗教之间的清静就不会有世界的清静,他指出共通于各精神传统的并不是搪塞天主的信仰,而是搪塞Humanum(Humanity,人性、人性)的关注。由各个传统对自己深入的品评反省出发,他找到了建构举世...

    刘述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24781609.html
  • 台湾佛教四大道场的经营与转型── 佛光山、慈济、法鼓山、中台山

    、重新出发的机会。所以去年才又重新开山。   三、星云的贵人──李决和   青年时代的星云法师只身来台,经过多年的辛勤奋斗终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。可是,不会说台语的星云,是如何在台湾乡间立足起家的?...

    江灿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5781720.html
  • 世界各国佛教发展与中国佛教的关系(2)

    广州出发,未及两旬便到室利佛逝国。他在该地停留六月,学习声明,并受国王支持,送往末罗瑜(苏门答腊中部北面),又停两月,转向羯荼(苏门答腊西北端),然后仍乘王舶前往印度。义净在印度留学十年,后于东印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63281886.html
  • 浅议和谐法门

    的烦恼;以喜无量对治种种不悦、不乐的意识活动;以舍无量心对治爱憎等分别对立的杂染意识(《大智度论》卷20,《大正藏》25·No.1509)从中可以窥见,四无量心,是从纯粹的利他动机出发,而以自他的圆融...

    兆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45682059.html